“学术蝗虫”真不是徒有虚名!学术会议茶歇吃成了自助餐
来源:荒野开拓者PT
近日,一个新词“学术蝗虫”在网络上迅速走红,指的是那些跟随导师参加学术会议的大学生
他们被形容为 在会议期间,面对学术大佬时显得唯唯诺诺,而面对茶歇甜点时则重拳出击
这些“学术蝗虫”们,他们在茶歇台前品尝各种美食,享受着学术会议中的小确幸
面对小蛋糕、冰激凌和面包,一个也不放过
网友们也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,让我们看到了学术会议的另一面
笑喷了,画面感太强烈,啊哈哈哈哈
牛呀!下次就这样,导师以后还带你
哈哈哈哈,还有一个形容词,学术猪刚鬣
看起来真的很好吃唉
哇塞塞,好精致,好美味
哈哈哈哈,我感觉就是给年轻的大学生准备的,老学术家吃不了多少这些吧
你和你导师好可爱啊哈哈哈哈
场面一度尴尬,说到韩国想起了去年的运动会,韩国运动员偷偷拿东西会宿舍吃
突然就想考研究生了
哈哈哈哈,都太有才了
哈哈哈哈哈,笑死了,不过导师一定是在进行高深的学术讨论
哈哈哈哈,把老师都念叨的抑郁了
哈哈哈哈哈,你这形容的场面把我给整笑了
哈哈哈哈哈,感觉自己吃回本了是吧
还得是文化人会说话啊,哈哈哈
那个烤面包,我好喜欢那个
哈哈哈哈,是的呢,实锤了
有人认为,这种行为是对导师所支付的会议费用的浪费,因为这些学生可能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会议的学术交流中
然而,对于这些“学术蝗虫”来说,参加学术会议的体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,更是一种探索和享受的过程
事实上,这种“学术蝗虫”现象并不是偶然的,随着学术会议的日益增多和大学生参与度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
当然,我们也不能否认学术会议的真正意义
在学术会议上,学者们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、交流思想、建立联系,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
总之,“学术蝗虫”现象是学术会议文化的一个有趣的现象
它揭示了大学生的多样性和活力,也提醒我们关注学术会议的真正价值和意义
同时,我们也应该鼓励大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学术交流中,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收获,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
好了,感谢各位看官的捧场,我们评论区见!别忘了点赞关注留言哦
往期精彩回顾
适合初学者入门人工智能的路线及资料下载(图文+视频)机器学习入门系列下载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笔记等资料打印《统计学习方法》的代码复现专辑
交流群
欢迎加入机器学习爱好者微信群一起和同行交流,目前有机器学习交流群、博士群、博士申报交流、CV、NLP等微信群,请扫描下面的微信号加群,备注:”昵称-学校/公司-研究方向“,例如:”张小明-浙大-CV“。请按照格式备注,否则不予通过。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入相关微信群。请勿在群内发送广告,否则会请出群,谢谢理解~(也可以加入机器学习交流qq群772479961)